您好,欢迎来到高新区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
政策法规(市)
首页 >> 政策法规(市)
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8-08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五部委局关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要求及《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有关工作的通知》(江府办〔20151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包括:中央、省财政对我市获得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的奖励资金以及市财政配套的资金,以上中央、省、市的资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使用,专项用于我市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第三条  专项资金细化为多个项目,主要是根据国家五部委局示范工作目标考核要求,为确保示范目标的实现,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结合各自的目标任务,分别会同市财政局研究设立。

第四条  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严格审批、权责明确、绩效优先、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  部门职责

 

第五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牵头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各市(区)各单位报送的载体、平台项目建设及绩效要素等制定载体建设奖补办法,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载体和平台项目进行资金扶持。

第六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等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分别围绕五项示范工作综合性指标,负责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出资金需求并确定绩效目标,形成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审批。根据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公示、下达项目计划;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验收(完工评价);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负责专项资金使用安全、监督和绩效自评等工作。

第七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牵头会同市财政局统一各项优惠扶持(补助)标准,做好资金需求测算。

第八条  市财政局负责牵头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配合市直相关部门上报资金总体及年度计划,做好资金分配、下达项目计划等相关工作,审核拨付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专项资金财政监督检查和重点绩效评价等。

 

第三章  支持范围

 

第九条  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不得用于楼堂馆所等基建工程支出,其支持范围主要包括:

(一)对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小企业创业基地、微型企业孵化园、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集聚区等)服务能力的支持,并以创业创新基地为载体,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支持应聚焦小微企业发展必需的内容。

(二)对入驻基地的小微企业适当减免经营场地、生产厂房费用等。

(三)改进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形成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

(四)协调落实支持创业就业以及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

第十条  市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主要包括:

(一)载体建设。

1、支持核心基地载体建设。

2、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

(二)共性服务平台建设。

1、支持核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共性服务平台建设。

3、建设“智慧城市”,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新机会。

()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1、对进入载体的小微企业给予租金补贴。

2、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为小微企业提供中介、咨询等服务。

3、通过“政银保”、科技金融方式,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4、对小微企业按规定缴交的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等费用,给予专项补助。

5、融资租赁费补助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6、支持小微企业市场拓展费用。

7、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8、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9、鼓励和推进创业意识教育和再就业培训。

10、支持设立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金,扩大创业资本规模。

 

第四章  项目资金申报

 

第十一条  市有关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下发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明确资金申报条件、扶持范围、扶持对象、安排数额、申报程序等。

第十二条  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企业(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申报使用专项资金。

(一)申报项目必须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二)一个项目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专项资金。申请单位不得以同一项目重复申报或多头申报专项资金。同一项目确因特殊情况需申报多项专项资金的,必须在申报材料中注明原因。

(三)申请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和套取、骗取财政专项资金。

 

第五章    资金审批分配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审批分配可采用集体研究或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

(一)采用集体研究方式进行资金审批分配的部门要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和横向并联审批制度。内部制衡机制是要完善部门内部不同岗位办理流程,建立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机制;横向并联审批制度是指涉及不同工作职能的资金应实行相关部门联席审核。

(二)采用专家评审方式进行资金审批分配的部门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评审方案,包括:评审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分值等,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应改进分配方式,除传统的无偿补助外,还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创投基金引导、股权投资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一)无偿补助方式。

1、载体建设实行定额补助。

2、公共服务平台及智慧城市建设由市本级财政负责。

3、兑现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政策所需资金先由载体所在地政府财政解决,市财政按一定比例(暂按11)给予补助支持。

(二)专项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章  专项资金拨付及管理

 

第十五条  按规定批准使用的专项资金应按照预算及国库管理规定办理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手续。

(一)用款单位属市级单位的,原则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由市财政局将款项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

(二)用款单位属下属市(区)的,由市财政局向下属市(区)财政部门办理预算拨付手续;下属市(区)财政部门按照专项资金具体用款项目及要求,在收到资金30日内将资金下达到用款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挤占资金。

第十六条  市直有关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各项支出必须严格控制在批准的范围及开支标准内;要加强档案资料管理,确保与专项资金申报、管理、使用等相关的单据、凭证、文件、资料的齐全。

 

第七章  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七条  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管理使用专项资金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财政、审计部门完善联动监督机制,聘请资金监督第三方服务机构,跟踪资金使用,对专项资金形成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跟踪监督。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管理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负责专项资金管理的市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分配、审批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承担连带责任,并依照相应法律、法规处理。

(二)申报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相应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追回财政专项资金,并向社会公开其不守信用信息。

第十九条  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核,建立“事前绩效评审、事中绩效监督、事后绩效评价、结果绩效问责”四位一体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

(一)市直有关部门在制定资金申报计划的同时,应按规定申报专项资金预期绩效目标,申报材料必须设置可量化、可衡量的绩效指标,以反映专项资金预期的使用效益。财政部门核准的绩效目标应作为开展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视工作需要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市有关部门负责制定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组织做好绩效自评工作,会同市财政局落实绩效跟踪督查、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工作。

 

第八章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主管单位: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局       技术支持:江门市同迅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电话:0750-3861647              技术咨询QQ:654159054